話說小弟在懷疑Sony F707的那段時間,也不是沒有其他的想法...

首先,當時Sony已經快要推出下一代的F系列機種-Sony DSC F828,延續之前F707的樣式,只是改成黑色,而且更威武。因為使用F707的關係,看起來似乎操作起來滿容易上手的,只是,一台也要價不斐...更何況,小弟那時候已經接受到『片幅大、雜訊就容易少』的資訊了,而F828維持的,依舊和F707一樣是2/3吋大小的CCD。

其次,是Canon系統。之所以會轉進DSLR,依然是因為惡魔般的Gaston大就在我心猿意馬的時候告訴我,Canon出了一台便宜的DSLR-Canon EOS 300D,還告訴我說他已經買了,畫質很好等等...只是,當時我一時之間只來得及看Pentax而已,對於Canon,只知道它有一台機身等級和Pentax *istD一樣的機器,叫做Canon EOS 10D,其餘對它們的鏡頭一無所悉。

就在我心中舉棋不定的時候,機會來了!2003年底,我和我老婆隨團到日本大阪遊玩,在第三天的晚上,就在道頓崛旁邊巷子的一家電器店裡我摸到的Pentax *istD以及Canon EOS 10D,老實說Pentax *istD的外觀看起來的確比較紮實,而我對Pentax所做的功課又比較多(至少我還知道要買那個鏡頭),於是就將Pentax *istD、FA 24-90mm F/3.5-4.5以及FA 360 FGZ給敗了下去(FA 77mm F/1.8 Limited因為只有銀色的,所以沒買)。因為才剛買,對於DSLR還不熟稔,所以這次的日本行依然是由Sony F707撐完全程,但這也是它在我身邊的最後一次旅行了...

說實在的,我現在回想起當初的情況,還真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大膽了,只做了一點點的功課就敢買下DSLR,而且還是在日本當地買!或許是運氣好吧,這台Pentax *istD沒出過什麼問題。而且,如果說Sony F707是我攝影的啟蒙老師的話,那Pentax *istD才是引領我進窺攝影『百官之富、殿堂之美』的恩師。

誠如我以上所言,進入DSLR的世界之後,才曉得原來不同焦段的鏡頭有什麼樣不同的構圖方式及思維,而非如以前汲汲營營於比較是幾倍的光學變焦、或是單純的像是在使用Zoom In、Zoom Out的功能而已;也才曉得景深的深淺及運用,而非隨意胡亂對焦。此外,因為對光圈、快門、ISO的控制度更高,在拍攝時的自由度更大,對於光圈、快門的運用體認會更深(當然,大部分的時候,絕對不是用P mode在照相的關係)。

隔年的三月,首度帶著這台Pentax *istD遠征義大利,當時唯恐還不熟悉曝光的掌握,遇到好景色,一定是啪啪啪地連拍三張包圍曝光,就怕漏失了重要的鏡頭。可是,我在這次旅程中收穫最大的,不是包圍曝光的使用,而是驚訝於RAW和JPG的差異。就在威尼斯的教堂裡,我同時用RAW和JPG拍了相同的室內照,回台灣之後發覺照片的細部在RAW檔上面比JPG好上太多,更不要提RAW在後續一些編輯上面的優勢了。眾所周知,*istD的JPG和RAW檔是沒有辦法共同拍攝的,而且RAW的檔案之大,也是稱霸當時六百萬畫素的DSLR(甚至後來八百萬畫素的Canon EOS 20D都比它小)。但是我依舊無悔地拍攝RAW下來再慢慢轉,包括後來的日本賞楓之行以及歐洲德瑞之行,也都全部都是RAW上陣,我還記得德瑞那次旅行拍下了一千兩百多張的RAW,回來轉了好久,但看到照片後卻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

這一張就是在威尼斯教堂裡所拍的照片


這張是Pentax *istD使用JPG,畫質為三顆星所拍出來的照片,此為原圖左上角直接裁切後的結果


這張則是Pentax *istD使用RAW拍攝,用C1 Pro轉TIFF,之後再用ACDSee轉JPG後,左上角畫面直接裁切的結果

在這段期間中,大概也是我買了最多攝影書籍(包括圖集、構圖、RAW檔轉檔教學、Photoshop應用的書,以及每個月的雜誌)的時期,我也去上了一次攝影課(從開始學攝影到現在,我只上過兩回攝影課)。攝影課的部分,我只能說『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、不好的老師帶你住套房』。第一次上的攝影課我就覺得so so,並沒有為我帶來很多的收穫;但是第二次我去上的閃燈課程,就讓我有很多的體悟。因此,我對攝影課的建議是要慎選,不是上課就會讓你功力突飛猛進的,當然,選擇合乎自己等級的課程也很重要,要不然可能會有聽不懂之虞。

但是,書籍和實作(包括拍攝及修圖),我認為更是能夠迅速提升功力的好方法。尤其現在數位當道,拍攝起來完全不必耗費底片,何必吝惜於按下快門?只是在拍攝時,要和書本裡面所讀到的東西印證,想想為何要拍下這張圖,這樣才會有收穫。至於Photoshop和RAW轉檔的技巧,更是要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之中才能熟練,瞭解到某些參數要如何調整。我要很直接的說,數位暗房的技巧,在這個時代已經如同當初底片時代暗房沖洗照片是一樣重要了,如果想要讓自己的照片出眾,大部分的時候,數位暗房的調整是必須的,如果想要偷懶或者抗拒數位暗房作業的攝影者,要成功大概十分不容易。其實,在網路上面大家比較推崇的照片,內行的人一看,都會知道有很多是有經過調整的。所以我認為,數位暗房的技術,在這個時代是很重要的,至少,這個技術在拍你女友或心儀的對象時,是很重要的...^^b

另外,圖集也是很有用。一張令你欣賞的照片看過後,不是只有讚嘆拍攝者的功力高深就過去了,應該要想想看,他是如何拍出這樣的照片的?他用的器材、設定、技巧、控光以及構圖是怎樣子,瞭解了之後,以後有類似的情況才好運用。每張圖都是會說話的,只有能看出圖背後所藏的資訊,己身的功力才會進步。現在網路發達,網路上的圖多若過江之蝍,要找好圖更是容易,有心要學習自是不難。只有掌握了這些,拍出來的圖才算打好了基礎,否則就算有再強的PS功力,也是沒辦法將一張爛圖變成人人稱讚的絕世佳作,之前聽sean大講過一句話:『Garbage in; garbage out.』,我覺得形容得就相當貼切!

無論如何,Pentax系統伴隨著我慢慢成長,我也因此摸過了許多Pentax的銘鏡,包括FA的Limited三鏡,以及FA☆80-200mm F/2.8,雖然比不上一些前輩們所經驗的多,但是也深深地瞭解到SMC的魅力(這在我之後轉檯到Canon去之後有更深的體會)。但是隨著使用Pentax的時間越久,一些Pentax先天不良的問題漸漸浮現,包括連拍速度的不足、閃燈系統稍弱(那時候AF 360FGZ不能轉頭)、沒有防手振的機身或鏡頭...這些問題,都曾經在小弟之前的拙作-『我和我相機的故事-Pentax *ist D長期使用心得』之中提到過。總而言之,就是自己拍得爛於是便開始怪器材了^^b。

其實,讓我決定轉出Pentax的臨門一腳,其實是已故KonicaMinolta的D7D,那時候D7D剛出,機身上的防手振功能讓我十分垂涎;此外,網路上一些貼出來的D7D毒照,也讓我快要把持不住。不過,冷靜想想,KM的未來前途似乎也不怎麼明朗,於是心念一轉,決定跳槽去比較大的品牌,但是我的Pentax總是需要有人接手,便想到找上當初賣我F70-210mm F/4-5.6及FA 31mm F/1.8 AL Limited的owenspan大,問問他對於轉檯的看法以及有沒有意願要接手我的Pentax系統囉!

至於我轉檯的過程,就請待下回分解囉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eorge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